“华夏中医药大展览”—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
时间:2019-09-21 16:15:33 作者:未知 点击:
0 次
“中国庆阳·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”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周祖陵山顶,在阳光、白云、绿树、黄土山丘的映衬中显得宏大庄重、气
象万千别具一格。这座恢宏的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“岐黄中医药文化”为主题的大型现代博物馆,自然也是全国最大的岐黄中医
药文化研究基地,这为陇东、甘肃、全国乃至世界凭添了崭新的中华医学传承与创新的不朽史篇。
博物馆以五千年中医药发展史为主线,立足庆阳本土,囊括全国杏林。外型采用仿古建筑,呈“品”字型布局,中间为展览区,两侧为
养生体验区。博物馆共分四层四个单元,即“天”“地”“人”“和”四个篇章,自下至上文化气脉贯通始终,让人感触到视域辽阔而内
涵深广。以“文旅合一”“商展合一“ ”展人合一” 的国际前瞻理念推翻传统展示方式,将只存在古书中的中医药理论,结合现代文
化,提出“华夏中医药大展览”的概念,以历史为基础,博物馆为核心,结合多媒体互动体验科技,打造出世人惊艳的旅游胜地——
世界最大中医文化圣山。
第一展厅“思想圭臬”,主要从中华智慧的源头——《黄帝内经》的形成和各家学派与中医的关系等方面,展示岐黄中医药文化深厚恢宏
与博大精深,正所谓“医之始,本岐黄”。展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、石器、砭石等文物800多件。

第二展厅“岐黄源流”,主要展示从商周到民国时期与中医药有关的文化场景、文物古籍、中药材标本等方面的内容,其中古籍1800多
件(本),中草药标本有365件,历代名中医雕像30余尊。
而新石器时代的骨针、砭石、红陶熏炉,西周时期的绿松石针,战国时的青铜针,汉代的博山炉,两晋时的五足铁药臼、铁杵,唐代的三彩陶
药罐,五代的青花瓷药瓶,宋代的黑釉瓷擂钵,元代的虎头寿字纹青花瓷脉枕,明代的铁药碾,清代的各种白釉瓷药瓶、铁制中医外科器械
以及民国的“五大洲药房药品”广告画等,众多实物印证着中华中医药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征。
△ 健康生活

△ 再现古代场景
廊下的沙盘
为了游客更好地理解,加深医药文化印象,博物馆采用多种复杂、先进的多媒体互动体验科技手段,结合浮雕壁画,场景复原,沙
盘模型等表现方式,将古代与现代完美融合在一起,让游走在不同展厅间的观众,都能够拥有不同的文化历练,更让具有地方特色
的历史文化绵延流长。